《星際2》被移除的蟲族部門 地刺防禦塔人族最怕
前兩話裡我們談及了關於人類和星靈在開發過程中被刪減的部門和建築。這些部門和建築有些被移除,有些被改名換姓,也有一些保留在了戰役中。那麽,今天我們最後來看看異蟲被刪減的建築物和部門吧。
骨蜂(Bone Wasp)
這是一個出現在《星海爭霸2》開發階段的部門。
大後蟲、巨型後蟲以及進化幼蟲(Large Queen,Huge Queen and Morphalisk)
在《星海爭霸2》設計之初,後蟲是可以進化成為更大的體型,同時可獲得更多能力的設定。雖然在後來的版本中,進化設定被移除了,但我們在《蟲群之心》戰役關卡中也有類似的情節。
比起我們在遊戲中的後蟲之外,大後蟲和巨型後蟲都擁有深埋隧道(Deep Tunnel)和孵化幼蟲(Mutate Larva)。深埋坑道讓後蟲可以在菌毯上潛入地下並迅速出現在乙方其他地方的菌毯上,這個能力在《蟲群之心》的戰役中出現在了蟲群宿主的變種上。而孵化 幼蟲則是直接生出三隻進化幼蟲。巨型後蟲還擁有蜂群感染(Swarm Infestion)和毒性菌毯(Toxic Creep)兩個額外技能,將一座建築物臨時變成防禦型設施攻擊來犯之敵。母艦核心讓星靈樞紐擁有攻擊能力的設定應該就是出自於此。(不愧都是薩爾那加的 產物!)毒性菌毯則是讓一小塊菌毯臨時附帶毒性,任何踏上這個區域的敵人都將持續地受到傷害。
進化幼蟲和普通的異蟲幼蟲功能是相同的,可以用來變化成各種異蟲部門,隻不過造型上有些不同而且體型更大。2009年2月,暴雪蟲心考慮了這個設計,最終移除了後蟲進化的設定以及進化幼蟲的設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期開發階段後蟲還負責在菌毯上製造一些建築物。而且並不局限在已方菌毯上。後蟲在生產這些建築的時候不需要像SCV那樣停留 在上面,而更類似星靈探測機在折躍建築那樣(放下就可以走開去做其他事)。後蟲在設計之初的定義也是基地的機動防禦部門,她們可以孵化出生成自爆攻擊部門 來協助防守。
異化星靈(Infested Protoss)
我們都知道星靈擁有卡拉和虛空之力的保護,可以免受異蟲基因的感染。不過小說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情節:一個叫做PAX的星靈研究組織嘗試創造一種可 以消滅菌毯的病毒(什麽,你們竟然也搞生化戰爭?)並希望以此消滅異蟲。結果,他們的實驗樣品失控發生了暴走,導致一名狂熱者 Ruom 遭到了“異化感染”。
在早期版本的《星海爭霸2》中,感染者可以感染星靈的建築並生產出“異化星靈”。最早設計初衷是為了平衡異化人類的遠程攻擊,異化星靈同樣適用近戰攻擊。
不過,這個部門之所以被移除是因為創意部總裁 Christ Metzen 曾說過“不會出現異化星靈”,遊戲設計師 Dustin Browder 也表示“根據故事設定,星靈不會被異化。兩個種族結合的產物是混元體。”不過,暴雪自己在這個說法上似乎略有出入。
孢子獸(Spore Beast)
這是出現在《星海爭霸2》早期版本的一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