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戮尖塔》編譯衝擊單卡評測攻略
殺戮尖塔編譯衝擊單卡強度是很多玩家都想要知道的,殺戮尖塔的很多人物都有非常多的玩法,mod也很多, 遊戲本身也有很多的要點,怪物也很困難,掌握玩法之後收益很高,下面就來看看殺戮尖塔編譯衝擊單卡強度攻略。
《殺戮尖塔》編譯衝擊單卡評測攻略
平均分7.96,標準差0.639,白卡排名第五
首先,這張牌是張攻擊牌,其次,這是一張白卡,最後,這張牌是張過牌卡(廢話)
那我們從這三點能得出什麽結論?
機器人這個職業,在作戰中,基本上都是以充能球相伴的。這點在高進階下尤為明顯。
知道了這一特點,再來看編譯衝擊的效果:每擁有一種充能球,抽1張牌。
機器人一共有4種充能球:電、冰、黑、光。我們來依次看看每一種充能球
電球是機器人初始即帶有的充能球,基本上會伴隨機器人到戰鬥結束。
冰球是機器人在高進階下的防禦體系核心之一,每個玩球的機器人都會或多或少備一些。
黑球是機器人的強輸出手段,配合相應的控球與成長手段可以兼顧過渡與核心的作用
等離子球是機器人的加費手段,支撐起半個機器人的能量體系。不過由於和費用掛鉤,等離子球的獲取手段相對較少。
於是,一個機器人中最常見的便是電球和冰球,黑球和等離子球相對少見一些。
那麽在這個環境下,編譯衝擊大致相當於一個劍柄打擊+。
這就是編譯衝擊的主流認識,接下來就是私貨內容了。
橫向對比機器人體系內其他的過牌卡,我們很容易發現一個問題:機器人的過牌卡,除了快速檢索,想發揮足夠強的實戰作用,都必須強化:
冷靜頭腦:強化前抽1,基本沒法當過牌用;強化後抽2,可以作為輔助過牌手段。
超頻:強化前抽2,強化後抽3,不過副作用在早期比較大
散熱片:強化前抽1,強化後抽2。強化前就是一個防能力鬼抽的手段,強化後才具有過牌卡的性質
而快速檢索則因為是藍卡,在獲取難度上比白卡高得多。
這個時候,編譯衝擊的優勢就很明顯了:一方面,編譯衝擊是白卡,在獲取難度上比大部分藍卡過牌卡要容易的多;另一方面,編譯衝擊不需要強化,拿到就可以直接使用,這在高進階且機器人敲位本就吃緊的情況下非常寶貴。
而限制編譯衝擊作用的因素有兩個:球的種類與球位。
這兩個因素可以直接合二為一:控球。
舉個例子:一個冰球機,卡組裡除了冰球以外,其他的球只有一個電擊+和一個聚變+。很多人就認為這個卡組不適合拿編譯衝擊。
其實大部分情況下並不是這樣。假如在費用充足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通過其他產球和控球手段,使頭上的球變成“電-冰-等離子”的模式,這個時候編譯衝擊就可以當個沒強化的快速檢索使用。
甚至可以做的更精細:假如有一張萬物一心,那麽可以手動控球到:“(從左到右)等離子-冰-電”的順序。此時打完萬物一心時,電擊+回到手牌,打出電擊+卸牌後頭上依舊是三球並存的狀態。即便再產一個冰球(比如冷靜頭腦),頭上還是三球並存。假如此時手裡有遞歸,甚至可以把已經位於最右的等離子球重新還原到最左。
這就是黑球/推球機器人的難點——控球
控球不僅要控好自身球的順序,還要合理分析局面,把球控到對之後最有利的狀態。這便是機器人的【規劃】手段之一。
不過控球說實話相當難。一方面是很多產球/控球手段不好抓且吃強化位,另一方面控球的計算量確實太大,非常不好學。
因此很多人放棄了控球,編譯衝擊便“退化”成劍柄打擊
但是如果控球能力非常強的話,編譯衝擊強度相當之高,甚至在一些時候不輸於快速檢索。
這就是我對編譯衝擊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