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但是米哈遊——老米新作《Varsapura》實機演示上線
11月21日,米哈遊新作《Varsapura》在B站公開了長達31分鐘的演示Demo,該作基於虛幻引擎5打造,官方實機演示通過GeForce RTX 顯卡錄製,展示了極致的光影與水面倒影,這預示著暢玩它需要一塊強大的光追顯卡。對於追求完美高畫質體驗的玩家而言,提前升級索泰RTX 50系顯卡,無疑是應對其嚴苛配置要求的明智之舉。

建築空間扭曲變形,超自然威脅侵襲現實,神秘組織肩負著維護現實秩序的重任……當看到《Varsapura》的實機演示時,不少玩家立刻聯想起了Remedy在2019年推出的《控制》。兩者均圍繞超自然現象與神秘組織展開,均有著相似的視覺風格和氛圍營造。兩者乍一看頗有幾分神似,難道米哈遊真的做了一款二遊版《控制》?
主題與世界觀:東西方的超自然想象
《控制》的世界中有一個名為“聯邦控制局”(FBC)的秘密政府機構,負責收容、研究和控制超自然現象,其總部外形為一棟普通的摩天大樓,名為“太古屋”,內部有著遠大於外觀的龐大空間且物理結構變幻莫測,還不時與某些異空間連接。被稱為“希斯”的超自然存在入侵了這個組織,玩家扮演的傑西·法登需要在這個不斷變化的奇異建築中尋找弟弟並揭開真相。《控制》其獨特的超自然科學“新怪譚”風格著稱,充斥著冷戰時期的複古美學與超現實主義元素。

“Varsapura”一詞源自梵語,“varsa”意為“雨”,“pura”譯為“城市”,整體含義為“雨城”或“雨之城”。玩家作為“空心人”加入名為陰影控制局(SEAL)的組織,對抗一種名為“Mindrot”的超自然侵蝕。實機演示的場景大多都發生在控制局的建築內部。其世界觀基礎源自榮格心理學中的“集體潛意識” 概念——人類的負面情緒聚集形成“思緒之雨”,影響現實世界。


視覺風格:粗糲混凝土與精致雨城
Remedy的《控制》以其粗獷的混凝土建築和極簡主義的內部設計形成獨特視覺標識。這種被玩家戲稱為“混凝土美學”的風格,與遊戲的神秘氛圍完美融合,塑造出一種冰冷而壓抑的超自然體驗。

相比之下,《Varsapura》則在寫實場景中融入二次元風格的角色設計,創造出一個既真實又夢幻的都市景觀。除了在控制局建築內部的場景外,《Varsapura》還做了建築外的開放世界地圖,支持載具駕駛、潛行暗殺、場景破壞,結合動態天氣與無縫加載技術。


遊戲世界參考了新加坡等現代亞洲都市,基於虛幻引擎5開發,並使用GeForce RTX GPU 實機錄製,很好地呈現出複雜的光影、清澈的水面倒影和高度寫實的場景細節。


不難看出,轉投UE5引擎的米哈遊想給玩家們呈現一個栩栩如生的現實幻想世界,這也是對米哈遊技術力的一個很大的挑戰。君不見如此多使用UE5引擎的前輩們,都倒在了“首發優化”這一環節上。而UE5引擎所帶來的畫質上限,也對玩家們的硬體配置有著不小的要求。
索泰GeForce RTX 5080天啟OC
這款是索泰旗艦級定位的顯卡,不論是顏值、性能還是用料,都非常能打。搭載最新的BlackWell架構GPU,有著光線追蹤、NVIDIA DLSS 4多幀生成技術加持,暢享低延遲、高幀率遊戲體驗;搭配Reflex 2技術,可以降低75%的系統延遲,電競遊戲快人一步,勝負就在毫秒之間。

酷颯的機甲風外觀設計,雙面ARGB全景信仰燈,炫彩吸睛;特挑旗艦核心,體質優秀,帶來超越公版的性能和極大的超頻潛力;冰芯2.0散熱系統,打造冷靜又安靜的散熱體驗;S.E.P 3.0 供電系統,全定製電子料件,提升供電能效,完美釋放核心潛能。

戰鬥系統:單打獨鬥與小隊協作
在《控制》中,玩家主要扮演單人主角,利用各種超能力和可變形的武器與敵人交戰。遊戲強調將環境本身轉化為武器——玩家可以通過心靈傳動投擲場景中的各種物體,創造出生動而富有衝擊力的戰鬥場面。


《Varsapura》則延續了米哈遊擅長的三人小隊協同作戰模式,玩家可以在三名角色之間快速切換,含浮空連擊、處決技等,每名角色擁有不同的武器和能力,角色技能與劇情演出高度融合。

實機演示中展示的武器包括雨傘、文件袋等日常物品的創意運用,與《控制》的超能力相比,更接地氣卻又不失想象力。
敘事與探索:碎片化敘事與動態對話的差異
《控制》繼承了Remedy標誌性的碎片化敘事手法,玩家需要通過收集文檔、錄音和視頻來拚湊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世界觀。這種敘事方式鼓勵玩家積極探索遊戲的每個角落,發掘控制局隱藏的秘密。

《Varsapura》則引入了帶有屬性標記的對話選項,玩家在對話中需要根據語境選擇不同風格的回應,這些選擇可能會影響劇情發展。更值得注意的是,遊戲計劃通過AI大語言模型構建動態事件系統,讓玩家的選擇更深刻地影響遊戲世界。

文化根源:不同審美傳統的產物
從文化角度看,這兩款遊戲體現了東西方不同的審美傳統和遊戲設計理念。《控制》與《心靈殺手》同屬一個世界觀下,扎根於西方新怪譚文學傳統,充滿了未知、不可名狀的恐懼感。

而《Varsapura》則源於亞洲都市文化和榮格心理學的現代表達,其核心“雨之城”以新加坡為藍本。這種文化差異也體現在角色設計中——《控制》的角色造型較為寫實,而《Varsapura》的角色建模延續米哈遊“鹿鳴”虛擬偶像的寫實與二次元融合風格,場景細節兼具生活感與電影級沉浸體驗。

總結:米哈遊的探索仍在持續
截至目前,米哈遊已連續7年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原神》連續5年入選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些成就對米哈遊來說既是榮譽,也是壓力。米哈遊今年新作消息頻出,從《崩壞:因緣精靈》到《星布谷地》,再到《Varsapura》,能看得出米哈遊在努力尋找新的增長點。《Varsapura》會是下一個《原神》嗎?未來會告訴我們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