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機遊戲破局之路 中國遊戲產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力

2025-05-21

中國遊戲產業在過去幾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原神》《鳴潮》等免費網遊在全球擁有數千萬玩家,而《伊瑟》等新作也蓄勢待發。更令人矚目的是,《黑神話:悟空》在2024年8月發售五日內即突破1000萬銷量,並斬獲2024年Steam年度遊戲殊榮。

單機遊戲破局之路 中國遊戲產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力

中國遊戲工作室正全面發力,多款產品角逐下一個全球爆款。這一繁榮景象背後,是消費者收入增長、開發者熱情高漲以及地方政府強力支持的三重驅動。針對中國遊戲產業快速增長的現象,近期Game Developer採訪了中國獨立遊戲聯盟(CIGA)創始人Simon Zhu(朱原)、前騰訊遊戲中國及Epic Games中國CTO李申,以及成都靈澤科技聯合創始人、《明末:淵虛之羽》製作人夏思源。

單機遊戲的破局之路

中國開發者曾長期回避單機遊戲開發。付費單機遊戲面臨巨大挑戰,而免費網遊的商業前景更為明朗。朱原回顧道:“1995年《仙劍奇俠傳》開創國產單機黃金時代,但猖獗的盜版扼殺了市場潛力。直到2000年代網遊興起,中國遊戲產業才算真正起步。2015年PlayStation入華才引入主機單機遊戲,而Steam平台最終打開了市場。”

單機遊戲破局之路 中國遊戲產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力

夏思源指出:“單機遊戲成敗往往取決於發售首日,風險遠高於可持續運營的網遊。”但隨著《黑神話:悟空》全球熱銷,發行商對單機遊戲的投資意願顯著增強。靈澤科技的《明末:淵虛之羽》與S-Game的《影之刃:零》等作品,正借勢開拓市場。《明末:淵虛之羽》以明末為背景,更融入距工作室僅一小時車程的三星堆古蜀文化元素。

“中國遊戲正在全球市場形成獨特身份,”夏思源強調,“文化輸出非一日之功,需要行業集體努力。”李申補充道:“《黑神話》作為‘中國3A的破壁人’激發了行業自豪感,從業者們將其視為挑戰西方遊戲霸權、提升亞洲文化代表性的偶像。”

遊戲行業的優劣現狀

受訪的從業者一致認為,中國開發者兼具獨特優勢與明顯短板。“中國公司在免費網遊領域積累的商業化設計能力全球領先,”朱原指出,“但在遊戲設計、敘事編劇等環節仍有不足,行業交流也亟待加強。”

李申坦言:“雖然手遊領域已達到世界級水準,但成本攀升與競爭加劇導致開發者趨於保守,更注重製作精度而非創新差異。”他以中美行業活動對比為例:“GDC門票約1萬元人民幣仍吸引全球參與者,而國內同類活動500元門票仍面臨銷售壓力,部分本土演講者也不願分享經驗。”

單機遊戲破局之路 中國遊戲產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力

加班文化仍是爭議焦點。“項目衝刺期普遍存在996現象,”李申表示。夏思源介紹:“靈澤不鼓勵加班,但團隊成員對《明末》抱有情感,常自願熬夜。”朱原則樂觀預測:“隨著年輕一代重視工作生活平衡,這種舊模式終將改變。”

儘管行業整體增長,裁員潮仍未平息。朱原透露道:“過去兩年上海多家公司裁撤整個項目組或子公司。”不過李申指出,中國的失業保險與政府再培訓計劃提供了較強保障。

地方政府的項目助推

中國遊戲出版需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批,涉及內容審查與技術合規。而地方政府往往提供額外支持。

“四川省政府對《明末:淵虛之羽》給予大力支持,”夏思源表示,“由於《武昌:隕落之羽》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成都及四川部分地區,當地政府甚至協助我們尋找到更多可供通過掃描技術進行數字化保存的文化遺產場所。”李申補充:“各地政策包括文化項目稅收減免、科技研發補助等,被列為‘數字文化產業’重點的項目還會獲得出海推廣支持。”

單機遊戲破局之路 中國遊戲產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力

朱原所在的上海科技園區就是政府扶持的典範:“這裡聚集著大小科技企業,多數只需支付象徵性租金。”各地政府還在遊戲孵化、運營、發行等環節提供政策一條龍服務。

國遊發展的未來展望

作為全球最大遊戲市場,中國仍面臨單機遊戲經驗不足、首日營收風險等挑戰。但受訪們保持樂觀。

“收入增長與對優質內容的需求將持續驅動產業。”李申預測。朱原則強調CIGA對獨立遊戲社區的支持:“行業變革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恆的投入。”

夏思源引用中國諺語總結:“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希望通過努力,為未來創作者鋪路,讓更多有趣的作品湧現。”

單機遊戲破局之路 中國遊戲產業增長背後的驅動力

獲得更多的電玩狂人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