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教條》著名人物達文西的大殺器
列奧納多·達文西的戰爭機器
在《刺客教條:兄弟會》裡,有很多你不必一定要完成的任務。比如你不需要降落傘,那就沒必要去摧毀列奧納多製造的那些戰爭“大殺器”。但是……等等,你真的不想嗎?不想去看看這些在現實中其實從未被製造出來的火星科技嗎?
“刺客教條”的編劇們是最棒的,他們寫出了許多令人真假難辨的情節,混淆了虛幻和真實歷史。但我向你保證,遊戲中描繪的戰爭機器有兩點和史實並不相符。首先,很顯然,這些東西從未被製造出來;其次,達文西畫下這些戰爭機器圖紙的時候並不在羅馬。
達文西的資助人
澄清這些遊戲裡的“謠言”還是要從文藝複興說起。文藝複興時代在藝術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由當權者、貴族和教派推動的。很簡單,他們需要大量的藝術品裝飾自己的宮殿、豪宅以及教堂。一位有名的藝術家,要想吃得開,不僅僅開一家自己的畫室或作坊就行,名氣也不一定管用,重要是的你要有過硬的關係戶 -- 在列奧納多的圈子裡,這意味著要有足夠的委託人前來與你簽訂新項目的合約,保證溫飽;另一方面,一個足夠賞識你的才華,同時權傾一時的資助人,也是十分必要的。除了金錢,重要的是得到他們的寵幸,贏得令人尊敬的地位。
在文藝複興萌芽的佛羅倫薩,很不幸,列奧納多並不受到當權者歡迎。在這個城市,列奧納多混了很多年,他從老師韋羅基奧的作坊裡起步,由一個普通學徒漸漸了小有名望的畫家,還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然而,列奧納多的名聲不是太好,除了短袖之癖一類的不良記錄,他還往往跟拖延工期、畫不對題之類的糾紛扯上關係。不管當時佛羅倫薩的統治者洛倫佐·德·美第奇(Lorenzo de' Medici)耳朵裡聽到了什麽,總之,他幾乎沒有沒有給冉冉升起的一代大師提供任何委託。
1482年,在佛羅倫薩度過16個春秋後,列奧納多去了米蘭。現在人們已經不知道他為何決定前往遙遠的北方了,但這個決定無疑是明智的。和在佛羅倫薩無法進入上流社交圈的煩惱不一樣,在這個新的城市,他很快投入米蘭公爵盧多維科·斯福爾扎(Lodovico Sforza)的帳下,為他效力了18年。盧多維科是米蘭的鐵腕人物,綽號“摩爾人”。列奧納多在摩爾人的庇護下迎來了一個創作的黃金時期。他在米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完成了兩幅《岩間聖母》的創作(小說《達·芬奇密碼》裡提到的名畫),他開始嘗試鑄造有名的斯福爾扎銅馬,他在韋奇奧宮繪製《安加利之戰》,當然,還有那副繪製在聖瑪利亞教堂修道院餐廳裡的不朽之作《最後的晚餐》。列奧納多在繪畫之外的才能在這個時期繼續閃現,他完成了相當數量的人體解剖,並畫成素描。在這些人體習作中最為著名的一幅,實際上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素描之一,就是那幅人稱《維特魯威人》的作品,又稱《神聖比例》。
大師甚至在米蘭郊外擁有一塊自己的葡萄園,那是盧多維科送給他的禮物。漂泊的外鄉人似乎在這裡有了家的感覺。然而就在《最後的晚餐》完成後不久,好日子到頭了 -- 法國的新國王路易七世正在招兵買馬,準備入侵米蘭 -- 倒霉的盧多維科曾在5年前輕蔑地嘲笑過他。果然,戰局的發展急轉直下,1499年9月,摩爾人匆忙逃出了米蘭城,法國人兵不血刃佔領了這裡。
路易七世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米蘭,並在這裡逗留了6周之久。那段時間人人自危,特別是和摩爾人有染又沒有逃走的更是如此。然而,列奧納多不僅沒有離開,反而利用了一些關係和法國人打起了交道。3個月後局勢有變,法國人離去,盧多維科趕回米蘭收復失地。雖然歷史證明,摩爾人這次返回米蘭既短暫也不夠體面,但列奧納多不會傻等著他重新回來。在1499年的最後幾天,列奧納多從這個城市逃走,離開了他最重要的一位資助人。
達文西的羅馬旅行
歷史學家指出,列奧納多生命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佛羅倫薩和米蘭度過的,他僅僅去過幾次羅馬,都沒有常住,也不會像“刺客教條”系列中描述的那樣有一間體面的工作室。1501年,在漫遊曼圖亞、威尼斯等城市後,列奧納多曾在羅馬暫住。在四處飄泊的日子裡,大師為愷撒·波幾亞(Caesar Borgia),也就是《刺客教條:兄弟會》中的頭號Boss短暫效力過,這正是遊戲中演繹“戰爭機器”的靈感來源。之後他回到了佛羅倫薩,憑借他在外鄉的聲譽,現在人們都稱他是“大師”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大師有了新的資助人 -- 正是那個不賞識他的洛倫佐的兒子朱利亞諾(Giuliano di Lorenzo de' Medici),他現在是這個城市的統治者。
直到1513年,大師才再次來到羅馬,這次他大概是以建築師的身份前來,目的是為教皇在梵蒂岡將要動工的建築項目提供幫助。大師當時看到的羅馬,大概只有5萬人口,因為城內的古跡而著稱。城市內的大部分景觀已經被《兄弟會》忠實地還原,特別是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穹頂上密密麻麻的腳手架 -- 這座教堂從稍早前的1506年開始重建,直到120年後才最終落成。
1515年,大師作為教皇的隨從離開了羅馬,回到佛羅倫薩,他的資助人朱利亞諾已經患上了嚴重的結核病,並在次年去世。在隨教皇遊歷期間,列奧納多見到了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cis I),這促使他做出了人生裡的最後一個重大決定,已經64歲(並且很可能已經中風)的達·芬奇開始了一生裡最漫長的旅程。4年後,他在法國病逝。
達文西的戰爭機器
在《兄弟會》裡有這樣一個情節:列奧納多主動與Ezio會面,並懇請他去銷毀那些已經按照他自己的圖紙製作出來的“戰爭機器”。列奧納多還辯解說,這些武器的製造違背了自己的意願,但如果不這麽做,愷撒就不會繞過他。
歷史學家看到這裡肯定會笑而不語。就像大師在挑選資助人時的表現一樣,他其實並沒有把所謂的人性善惡考慮在內,他大概太希望得到上層人物的認可了。1482年,在來到摩爾人的宮廷時,列奧納多急不可耐地獻上了一封自薦信。在信中他大言不慚地寫道:“我至高無上的君主:我仔細檢查並試驗了那些自稱是戰爭機器的發明家和能工巧匠製造出來的東西後,發現他們發明的器械的作用和普通的器械沒有兩樣。”接下來,大師列出一個他自己所能發明的“先進武器”的列表,供他未來的主人去遣人建造,比如建造“一種極其輕便又堅固的橋,軍隊能攜帶行走數裡,便於追擊和躲避敵人”。就像降落傘一樣,列奧納多為他的大多數戰爭機器畫出了詳細的草圖,其中4種被《兄弟會》的支線任務還原。
機關槍(Machine Gun)
能夠與之對應的達·芬奇手稿是一種十幾個槍管呈扇形排列,能夠快速發射的火槍。早在1480年佛羅倫薩時期,大師就構思出了這種可怕的殺人武器。但《兄弟會》中的機關槍其實是種只有一個槍管的快速發射火槍,遊戲說明裡誇張地描述“它幾秒鐘能掃倒100個人”。
炮艦(Naval Cannon)
達·芬奇曾經描繪一種強力的“迫擊炮”,它能方便地噴射出暴風雨般的小石頭,伴隨煙霧,使敵軍產生巨大的混亂。這種炮安放在小船上就成了一種靈活機動的炮艦。
轟炸機(Bomber)
在《兄弟會》中,這是用達·芬奇的飛行機器與一架輕型加農炮組合而成的強大武器。可以利用熱氣在空氣中滑翔,同時發射炮彈轟炸飛經的區域。達·芬奇在自己的手稿裡畫出過數部飛行機器,包括以4個人力運作的直升機以及輕型滑翔翼等。據說,達·芬奇曾經試飛過其中的一種,很遺憾,並沒有成功。
坦克(Tank)
這種木製的裝甲車有4個輪子,靠人力驅動,在當時足以在近距離抵擋一般性的輕型火器攻擊。達·芬奇手稿裡詳細畫出了它的內部結構,因此後人據此畫出了越來越精細的分解模型。達·芬奇在自薦信中吹噓道:“這種車堅固而可以衝鋒陷陣,任何武器和部隊都不能抵擋。緊跟在裝甲車後面的步兵會十分安全,根本不可能受到傷害。”但最終,因為各種技術問題,它並沒有被建造完成。
在自薦信的最後,大師總結道:“總之,我能發明各種用於攻擊和防守的武器。”看到這裡,盧多維科的腦袋裡也許冒出一個念頭:他到底行不行?因為這封信實在太有科幻的感覺,列奧納多的想象似乎過於超前,已經遠超他的能力之外。這也許是大師對自身天賦的錯誤判斷,也許是他過於想要在摩爾人面前留下深刻印象。好在最終,他還是成功贏得了印象分。
在自薦信的末尾,大師終於記起自己還是個藝術家。他輕描淡寫地提了一句:“我還能繪出各種各樣的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