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公民》推出氪金飛船性能升級道具 引玩家不滿
《星際公民》玩家對這款尚未完成的太空模擬遊戲中推出的新型微交易模式感到不滿。
這款遊戲會是歷史上成本最高的遊戲嗎?即便不是,僅玩家就貢獻了8億美元,這一數字已足夠驚人。類似地,遊戲的開發周期也很漫長——《星際公民》的早期版本早在2012年就已推出。儘管開發商今年早些時候稱項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完成”,但至今仍未公布具體上線日期(其衍生作《42中隊》預計2026年發售)。
在《星際公民》迄今為止的歷史中,有兩件事始終存在:免費周末和玩家的巨額消費。玩家可在5月27日之前免費試玩《星際公民》。至於玩家支出,前文提到的8億美元已足以說明問題。
然而,許多玩家對Cloud Imperium Games(CIG)推出的新機制感到憤怒——玩家需通過遊戲內商店購買道具(目前無法用遊戲內貨幣購買)來升級飛船性能。
“飛行刃”(Flight Blades)於昨日公布,官方稱其可改變玩家機庫中載具的“行為模式”。目前已有兩種升級類型(一種提升飛船機動性,另一種增加飛行速度)適用於8種型號的飛船,未來還會推出更多升級類型並適配更多載具。
開發者堅稱,“飛行刃”僅提供“調校靈活性,讓玩家更精準地操控飛船”,不會為購買者帶來“競爭優勢”。
但大多數玩家並不買帳。只需看看官方公告下的評論,或是社交媒體上的帖子,便能感受到彌漫的負面情緒。只有少數玩家為開發者辯護,例如有人指出“飛行刃”可能最終會加入遊戲內獲取途徑(“6周內”),且這些升級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強化”,因為“提升”需要以犧牲飛船其他屬性為代價。
大多數玩家不認同這種說法。在他們看來,這些微交易(說得委婉些)極其糟糕且價格高昂——每個“飛行刃”需為單艘飛船單獨購買,最貴的單個售價約30至43美元。這絕非唯一被付費牆阻隔的內容:包括炸彈掛架在內的武器套件也需花錢購買。官方稱“這些物品暫時僅限商店購買”的解釋,並未說服大多數人。
即便“飛行刃”本身的影響微乎其微,玩家仍視其在商店中的存在為危險的先例。此前,只有飛船需要購買,這已讓部分玩家不滿;如今CIG開始出售飛船組件,顯然並非心血來潮。有人諷刺地問道:“下次要收費的會是什麽?”
Reddit上一張熱門的惡搞圖片清晰反映了玩家的情緒:圖中展示了一個虛構的遊戲商店,甚至連“登錄代幣”和“添加好友代幣”都明碼標價。類似的“諷刺建議”不止於此。
更讓玩家不滿的是,這一爭議發生在遊戲促銷活動期間——活動不僅包含《星際公民》免費周、48小時全載具試玩,還推出了新載具“宙斯盾伊德裡斯和平守護者”。正如玩家所言,CIG似乎在剛獲得(即便不算熱情,至少是些許認可)後,又一次惹惱了他們。
玩家急切地表達不滿,並像往常一樣表示要“用錢包投票”。真正的問題在於,這種抵製是否真能產生影響——畢竟,玩家的激烈表態往往未必能動搖開發者和發行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