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肉鴿新銳《長安:石之舞》今日開啟Steam公測,揭秘"瘋批美學"下的盛唐幻境
2025年5月24日,由星彩工作室打造的國風動作肉鴿遊戲《長安:石之舞》正式登陸Steam平台,並將逐步開啟亞歐美多地區的發行。這款以"唐傳奇背景×魔性視聽×魂魄博弈"為標簽的獨立遊戲,憑借其將肉鴿戰鬥與戲劇化敘事深度融合的顛覆性設計,已在測試期就引發核心玩家圈層的熱烈討論。
在今年2月,登錄steam新品節期間,就有玩家發出這樣的感慨:《長安:石之舞》很難得的兼顧了肉鴿戰鬥的爽感和劇情敘事的沉浸感,而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更是讓它在單機肉鴿賽道中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當動作肉鴿遇見盛世大唐——戰鬥即敘事的唐傳奇狂想曲
遊戲在對史實嚴謹考據的基礎上,以柘枝國公主石真珠的"鏡中重生"為主線,構建出"每場戰鬥都是自我解剖"的唐傳奇敘事奇觀。玩家在古鏡幻境中遭遇的每個敵人都承載著公主記憶的碎片——披甲戰將實為童年心魔具象,西域妖僧暗喻背叛者的真容。獨創的"戲劇穿插式戰鬥"系統,讓玩家在斬殺BOSS的瞬間觸發舞台劇級過場:水墨皮影驟現戰場,NPC以戲劇韻白道破劇情暗線,一唱一念間將千年前的人物在舞台上復活。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閑話"與“異聞”,玩家可通過獲取記憶殘片解鎖隱藏劇情。某個看似普通的槍兵可能掉落記載著滅國真相的《柘枝秘史》,而戰鬥場景中不期而遇的“浮生之燼”,更會觸發"記憶回溯"——玩家將親歷公主身死國滅背後點滴細節,從中抽絲剝繭,還原撲朔迷離的劇情真相。從某種程度而言,製作組所設計的與其說是戰鬥關卡,不如說是一場場浸沒式唐傳奇話本。
在整體劇情體驗上,《長安:石之舞》選擇了非線性敘事,這意味著不同的玩家將有可能因為不同的碎片化信息而獲得不同的洞察視角和情緒反饋,玩家的每一次抉擇同時也會被記錄在"追憶系統"中,並且密切影響著"命簿系統",顧名思義,命簿系統關乎當前角色的命格和性格傾向,而不同的性格更是會有不同的屬性成長效果,進而與核心戰鬥部分的技能build有強關聯,從而巧妙實現了戰鬥即敘事的緊湊節奏。遊戲將記錄下玩家所有選擇,為玩家的新生歷程精準畫像,並以此為依據,走向不同的故事結局,讓玩家在體驗劇情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自己的選擇對遊戲世界的影響。
三魂七魄×問卜佔風——道術與人性交織的Build哲學
在具體的玩法層面,玩家可以控制角色戰鬥,通過擊敗敵人推進關卡。遊戲提供了豐富的戰鬥技巧,如普攻、符文、衝刺、陣法和絕技等。
在眾多戰鬥技巧中,遊戲徹底顛覆傳統肉鴿框架,獨創"三魂七魄Build系統":該系統以三魂七魄作為戰鬥設計出發的起點,借助“願娘”的戲曲臉譜(如李淳風、關聖帝君等)為主角重塑神魂,從而組成不同的能力搭配。玩家可以通過三魂臉譜將普攻,投符與閃避進行搭配附魔,改變招式形態並附帶格外的屬性傷害。還可以通過七魄進一步來構築屬性,通過不同的搭配來強化倍率或者獲得全新能力。七系元素也各具特色,雷屬性追求高頻移動與攻擊,風屬性追求暴擊,水屬性擅長耐久與蓄力攻擊,木屬性強調法術和控制,火屬性給玩家站擼的可能。不同元素之間存在相互克制關係,根據敵人的不同特點構築合適的元素技能,這也是留給玩家的課題之一。玩家每次選擇的技能詞條都將改變戰場格局。同元素的魂達到一定數量時,還可以激活強力的陣法技能。
最癲狂的當屬劇情與戰鬥深度結合的“月相”玩法——根據月相變化,激活“月下問心”、“百鬼夜行”、“娥眉之殤”、“龜茲夜焰”等玩法,其中極具傳統特色的“月戲”包羅萬象,將盛唐之下的眾生相在一方戲台上演繹的淋漓盡致,嬉笑怒罵間盡是悲歡離合,“月影佔風”則讓玩家用龜甲占卜的方式Build戰鬥能力,更是能通過占卜結果的不同,決定不同的戰鬥分支,改變最終BOSS的能力。而那些不甘天命的玩家,更是可將劇情中給與的各種“遺物”靈活運用,煉化關卡中怪物魂魄為己用,何去何從全在玩家一念之間,所有的抉擇,最終匯成一條重生的主線。
唐宮美學與賽博儺戲——顛覆認知的瘋批美學
在美術層面,《長安:石之舞》同樣擁有極高的辨識度和讓人過目難忘的記憶點。
遊戲將"唐代美學"推向極致,並結合多種民俗元素解構重組:遊戲UI可能是美術手工燒製的瓷片,BOSS戰場景可能大唐西域的龜茲古城,敵人攻擊軌跡仔細觀察有可能出自敦煌壁畫;NPC的體態妝容從宮廷到民間,從文人士子到血色儺裝,最終幻化為《簪花仕女》與《十王圖》交融的詭譎形態。
初入忘川黃泉,再臨盛世長安,基於這樣的故事背景,在場景設計方面,製作組的巧思同樣是無處不在:在長安城,你可以看到落魄書生化身暗夜俠客,也可以聽到來自絲綢之路上的駝鈴。歷史名人,販夫走卒、商賈藝人、官僚書生……百態NPC共同勾勒出一個栩栩如生的具有濃厚中華文化韻味的賽博空間。
遊戲中的古鏡幻境是主要場景之一,其設計靈感也明顯可以看出於中國古代志怪傳說的痕跡。而無論是戰鬥場景還是劇情房場景,都有一些獨特的互動設計,讓玩家更好的體驗戰鬥和敘事的雙重魅力。
電子巫樂×呼麥蹦迪——魔性叛逆的聽覺盛宴
事實上,提及唐文化,「箜篌引」「霓裳曲」等傳統唐樂符號也堪稱代表性元素。然而《長安:石之舞》整體的音樂風格卻偏偏不走尋常路。用製作組的話說,他們的目標是打造一款"國風裡視聽體驗最魔性上頭的遊戲。"
遊戲整體的聽覺體驗,會讓人產生一種「賽博儺戲現場」的感覺,在遊玩過程中適時湧現的蒙古呼麥帶來的低頻震顫,抑或是工業金屬般的電子脈衝,都絕對堪稱聽覺層面的核彈爆炸。
玩家突進時的琵琶輪指會突然混入808鼓機轟鳴,斬殺BOSS瞬間觸發采樣自唐代驅儺儀式的巫咒吟唱……
這種「青花瓷裡裝電音」的瘋魔美學貫穿始終——當公主墮入心魔幻境,耳畔響起的不是預期中的洞簫幽咽,而是經過聲碼器處理的《秦王破陣樂》混音版,密集的電子節拍與青銅編鍾撞擊聲形成巨大的反差,同時也為劇情氛圍的營造增色不少。
想必在體驗過這款遊戲後,很多玩家都會產生一種共鳴:這趟奇幻的旅程不止於一場公式化的公主復仇記,更像是穿梭於長安一百零八坊的屋頂上蹦了一場穿越千年的迪。
遊戲現已於5月24日早上10點正式上線全球的Steam平台,誠邀各位沉浸式體驗'一邊吟詩作對一邊手撕仇敵'的魔幻盛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