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業內人士批評獨佔遊戲概念:一種過時的概念
獨佔遊戲始終是熱門話題,因為它對玩家最終選擇哪個平台起著關鍵作用。
近來,該話題的討論熱度進一步攀升——微軟已決定放棄獨佔遊戲策略,積極將旗下多款熱門遊戲推向競爭對手的平台;索尼也放寬了相關規定,不過目前僅針對服務型遊戲,例如將《絕地潛兵2》登陸Xbox Series X/S平台。

這一切的導火索,是現任Xbox部門負責人薩拉·龐德的一番言論。她表示,無論是僅限特定主機運行的遊戲,還是僅在單一數字商店上架的PC遊戲,“獨佔遊戲”都是一種過時的概念。她強調,全球最熱門的遊戲,如《要塞英雄》、《羅布樂思》及《決勝時刻》系列,均盡可能覆蓋了更多平台。
多數玩家對這一說法持批評態度,但Moon Studios負責人托馬斯·馬勒卻表示支持。該工作室代表作包括《惡意不息》與《奧日》系列。托馬斯指出,對多數開發者而言,獨佔遊戲已不再具有合理性,核心原因在於財務問題——尤其是遊戲開發預算的飆升。
《奧日》系列最初便是獨佔遊戲,僅登陸Xbox主機與PC平台。當團隊開始規劃下一款作品《惡意不息》時,起初也與微軟洽談了類似的獨佔合作。但這款RPG遊戲的預算極高,團隊很快意識到,若錯過任天堂與索尼主機平台的銷量,將難以承擔成本壓力。正因如此,Moon Studios決定與另一家發行商合作。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惡意不息》甚至尚未脫離搶先體驗版階段,微軟便已放棄了其獨佔遊戲發行計劃。
馬勒解釋稱,過去的情況截然不同,因為當時遊戲開發成本低得多。以《俠盜獵車手3》為例,它最初是PS2平台的限時獨佔遊戲,銷量達500萬份,在當時堪稱爆款。但如今,這樣的銷量對許多3A遊戲而言已遠遠不夠。也正因此,即便是索尼,如今也在將旗下所有項目推向PC平台。
此外,馬勒還提到,主機廠商旗下的工作室正因“獨佔遊戲”流失了眾多優秀設計師。這些設計師不願接受高額的銷量目標,同時又無法將遊戲推向更多平台。Moon Studios負責人指出,任天堂是個例外——其業務採用垂直整合模式,玩家購買任天堂主機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玩任天堂的遊戲;而索尼與微軟的情況則並非如此。
正在開發《巫火》的波蘭工作室The Astronauts負責人阿德裡安·赫米亞日,對此表示認同,並說道:
“試想你喜愛的作家推出了一本新書,卻隻支持在某一款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獨佔平台的運作邏輯正是如此。”
“大多數玩家隻擁有一個平台:可能是PS5、Xbox、PC,也可能是Switch。這意味著他們永遠無法體驗到許多優秀的遊戲。”
“當然,現實情況是,很多電子書確實隻支持在Kindle上閱讀,這讓讀者感到非常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