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效應:仙女座》——似乎從未存在過的遊戲
想象一下,時間撥動到2017年3月21日。你登陸線上遊戲商店,買下了心儀已久的《質量效應》最新作。下載,安裝。《質量效應:仙女座》,啟動!你想看看BioWare五年磨一劍,在傳說中的三部曲之後又會給人帶來怎樣的驚喜,結果還沒過一小時,你就意識到自己玩的這款遊戲,這款讓千百萬人翹首以盼的遊戲,似乎……不太好玩。
這其實不太難以想象,因為這就是真實的歷史,還是發生在今年的歷史。《質量效應:仙女座》在今年發售之後,幾乎立刻引來了玩家瘋狂的批評,蹩腳的遊戲操作、可憐的畫質表現和乏善可陳的故事劇情,都讓玩家大失所望。有那麽一段時間,這款遊戲成了玩家嘲諷、憎恨、寫段子的最佳題材,但是現在呢?在這樣一個大作迭出的年份裡,《質量效應:仙女座》被人忘得乾乾淨淨。今年有《薩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有《尼爾:自動人形》,有《惡靈古堡7》,有《人中之龍0》,幾乎每個月都會發售一款足以讓人回味好幾年的遊戲作品,而在《質量效應:仙女座》發售之外,大家也都認為這款作品肯定也會躋身於它們的行列之中。
這款作品承載著《質量效應》傳說的光環而來,卻隻給全世界玩家留下了一地雞毛。遊戲本身來說雖然並不算太差,但也足以讓玩家將其忘得一乾二淨。當時自然有大量的玩家抵製本作,但相比EA後來所經歷的抵製,《質量效應:仙女座》玩家所做的隻不過是毛毛雨而已。當然也有為本作說話的玩家,但是總體來說大多數玩家還是認為本作是一次巨大的失望。
在《質量效應:仙女座》其它留下記載的方面來看,演示影片和遊戲的新聞早已是鳳毛麟角,而且大多數也是雷聲大雨點小吹得狠做得少。更不用說還有一些新聞指出由於公司乾預導致多處遊戲開發環節走捷徑導致遊戲受到長遠損害的這類負面報導了。
遊戲發售之後就不斷地有玩家在質問“為何如此”,而在玩家不斷發現問題的同時,EA和Bioware也在全力進行損害控制,力圖消除影響。廠商不斷地推出更新來優化遊戲體驗,修複遊戲問題。至少在他們突然決定停止更新之前,也算是盡力地為這款遊戲敲了幾下喪鍾。
這款作品並沒有能夠擺脫遊戲業界的規律,世界的目光很快就從《質量效應:仙女座》身上轉移並將其遺忘。作為用五年時間來期待世界上最大的開發商和發行商之一做出的這款作品的玩家來說,對於本作進行選擇性遺忘,就當它從沒有發售過,這種逃避痛苦的方式還是非常合理的。當然這款遊戲確實是發售過的。
這不是什麽別的遊戲,是《質量效應》。《質量效應》的玩家們本身就還因為《質量效應3》的結局問題有點余怒未息的意思。當初BioWare還補了一個結局試圖平息玩家的怒火。這次想要平息的話,他們恐怕得補一個遊戲才行。不然就只能接受現在的局面,遊戲發售了,不好玩,我們玩別的吧。
而且正像前文所述,《質量效應:仙女座》有這樣的遭遇也算它倒霉選擇在2017年發售。填補《質量效應:仙女座》這款遊戲空白的RPG作品不是沒有,而且還一大堆,比如《地平線:零之黎明》、《女神異聞錄5》等等。玩家多得是選擇,與其跟《質量效應:仙女座》較勁,還不如轉換心情玩點別的。但對EA來說就不那麽好過了,除了這款遊戲不行之外,年終大戲《星際大戰:戰場前線2》又因為微交易開箱的問題讓人罵了個狗血淋頭。
與其它所有遊戲相比,《質量效應:仙女座》的地位也很尷尬。它肯定不屬於第一梯隊,跟一系列年度遊戲的競爭者們毫無可比性,但你要說它是業界的一場災難的話,這話也有點大,只能說高不成低不就,中規中矩只有被人遺忘的份。它唯一存在的意義似乎就是預示著今年的EA流年不利,EA在2017年的霉運就是從《質量效應:仙女座》開始,然後遊戲是一款不如一款,到了《星際大戰:戰場前線2》的時候迎來了人生的谷底。
2017年的遊戲業界,有高峰,有谷底,也有不上不下的《質量效應:仙女座》。BioWare的說法是希望有一天能把這款遊戲延續下去,但目前來看,還是先讓大家忘一忘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