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特基本功!《巫師之昆特牌》中的“田忌賽馬”策略
《巫師之昆特牌》作為一款策略對抗遊戲,獨特的“三局兩勝”規則一直令不少玩家癡迷。
對於新手玩家而言,可以簡單的將這種玩法理解為“田忌賽馬”:輸掉一局並不意味著失敗,合理規劃資源,取得2局的勝利才是遊戲最終目標。在這裡,玩家雙方擁有相同資源數,更考驗運營能力。其中的單卡品質、手牌數和長短對局,則在不同層面上都反映了昆特牌中不同品質的“馬”,認識它們是學會“田忌賽馬”的關鍵。
本期的【昆特基本功】就為各位小夥伴聊聊《巫師之昆特牌》中的“田忌賽馬”策略。
1. 單卡品質
單卡品質直接的表現就是金卡、銀卡與銅卡,分別對應上、中、下等馬。對手打出一張金卡,我方可以回應一個下等馬,對手如果連續打出上等馬,我方就可以連下等馬都不投入,直接放棄跟牌,用一匹下等馬來消耗掉對手的2匹上等馬。
2. 手牌數(卡差)
但是持續打出下等馬——這種低節奏的牌,會導致我們在需要獲得勝利的對局虧兩卡贏(劣勢),或者首局先手時出現“平卡輸”的情況。
《巫師之昆特牌》是個雙方輪流出牌的卡牌遊戲,在丟掉一局後,必須無條件跟牌,導致卡差的地位極其重要。
“卡差”在這裡成為了一個衡量馬匹品質的標準,擁有更多的手牌數量就是保留了更多的馬匹。
丟失卡差優勢的情況列舉:
a) 先手出低節奏被對手爆點,單卡無法追上,被迫連續出牌。
b) 先手出牌被對手一直壓製點數,雙方最後打出所有手牌,先手方仍然平卡輸掉首局。
3. 長短對局
這時肯定有不少機智的小夥伴要說了,先手PASS(放棄跟牌)豈不省時省力,不丟一城一地就能平卡進入決勝局。
這裡必須提到對局長短的概念,這也是《巫師之昆特牌》的又一精髓,不同類型的牌組適用於不同長短的回合數。
例如,帶有災厄、恩澤等每回合獲取收益的牌組,適合打長對局(5回合以上);而帶有個別點數爆發高的卡牌(希裡:新星)適用於打短對局(3回合以內)。如果將這兩類牌組分別放在其不擅長的決勝局中,他們的發揮就會大打折扣,即馬匹強度會降等。
通過控制對局長度,增強自身馬匹的強度,降低對手馬匹的品等是成熟玩家的必備技能。而這一點是通過第一局的爭奪才能獲取掌控對局長度的主動權。
本期的【昆特基本功】就先在這裡畫上句號了,小夥伴們你們有多少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