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沉迷《絕地求生》無法自拔 想過其中原因嗎?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吃雞”成了朋友見面必聊的一個話題。這句話最早起源於美國電影《決勝21點》裡面的台詞。在電影當中,在賭場贏一局最少也能夠贏得2美元,而賭場的一份雞肉飯售價為1.79美元,所以只要贏了都能夠美餐一頓。
電影中的一個角色每次下注之前都會說一句話“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然後幸運女神就總是能眷顧他讓他贏錢,因此這句話就成為了求好運的話。而這句話大熱,確實因為一款遊戲。
這款遊戲名為《絕地求生:大逃殺》,每一局遊戲將有100名玩家參與,他們將被空投在絕命島的上空,遊戲開始跳傘時所有人都一無所有。玩家需要在島上收集各種資源,對抗其他玩家,生存到最後。當你成為最後的幸存者時,螢幕則會顯示“大吉大利,晚上吃雞!(Winner winner,chicken dinner!)”,這便是吃雞的來歷。
這款遊戲的火爆,得益於它的上線時期剛好處於風口,雖然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但這頭一飛衝天的豬也要有足夠贏得實力,這款足夠優秀的遊戲在正確的時間剛好碰上足夠讓它起飛的風口:網絡直播與消費更新。
讓人沉迷的遊戲機制
作為一款能夠風靡全球的遊戲,不得不說《絕地求生》這款遊戲真的很好玩。無論是FPS模式還是TPS模式,亦或者是大逃殺的類型模式都給人一種前所未有的遊戲體驗,在MOBA類遊戲統治了玩家長達5年之後(算上DOTA1已經遠超這個時間),下一個火爆的遊戲肯定不會是MOBA類遊戲了。
而大逃殺這樣的模式讓很多玩家玩起來都有新鮮、神秘、刺激的對戰體驗,可以從電影當中就看出這樣的端倪,日本的《大逃殺》包括後來的《饑餓遊戲》都是大逃殺類型的電影。而吃雞這款遊戲很精準的將遊戲的節奏把控的十分完美,對於這樣缺乏劇情的競技類遊戲而言,讓玩家持續獲得快感、滿足,是保證遊戲壽命的重要條件。
除了遊戲的真實感之外,這款遊戲對新手無疑是非常友好的,相比於DOTA被擊殺後會損失金錢這樣的死亡懲罰,吃雞的死亡懲罰是非常小的,無非就是再開一局嘛,一小時跳傘50次依舊能獲得快樂。而且在遊戲過程當中,即使你不會跳傘、剛槍從來沒贏過、聽到腳步找不到人,也能夠通過搜集物資這樣的方式得到滿足,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間房裡會不會躺著一把98K和一個8倍鏡。
所以即使玩家落地成盒,他也會毫不猶豫的開始下一局遊戲。而且在遊戲的死亡成本如此低的情況下,一旦吃到雞獲得的滿足感卻是無比巨大的,正是這些原因導致玩家夜以繼日的投入到跳傘、送快遞的過程當中。無論你是苟神還是剛槍王都能夠通過屬於自己的方式在這款遊戲當中找到樂趣,而不會因為死亡、失敗而暴怒。
網絡直播與遊戲社交化
除了遊戲本身的優秀品質之外,直播文化的興起也給吃雞的傳播帶來了病毒式的爆發。這種節目效果爆炸、緊張刺激的遊戲類型能夠與直播很好的結合。無論是技術主播還是搞笑主播,都能夠通過這款遊戲吸引到玩家觀看。
對於大大小小的遊戲主播來說,這款遊戲的直播門檻也遠低於之前火爆的LOL和DOTA。對於許多觀眾來說,直播過程當中學習到什麽遊戲技巧、高端操作意識,遠比不上主播們的失誤、翻車帶來的笑點。這也導致了很多有名的主播在娛樂時間直播《絕地求生大逃殺》。
直播行業對於吃雞的傳播帶來的幫助是巨大的,有很大一部分玩家都是先看直播再玩遊戲的,而且在直播過程中的緊張感和失誤帶來的笑料,同樣吸引了一大批原來不玩遊戲的男玩家甚至是小姐姐們。玩家和觀眾的數量上漲,也間接將社交屬性附加到了這款遊戲上。
騰訊能夠在遊戲市場擁有如此龐大的帝國正是因為遊戲帶來的社交屬性,就好比《王者榮耀》和《陰陽師》還有前一段時間流行的《旅行青蛙》,他們對於社交屬性的應用直接吸引了大批處於可玩可不玩的這一部分玩家。對於一部分玩家來說,他們玩遊戲並不是真的為了玩遊戲而是為了社交,這種行為和飯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玩吃雞就很有可能在明天午休的時候失去和同事的談資,和同齡人產生代溝真的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這也為吃雞帶來了很大一部分玩家。正是因為這些巨大的優勢,而掩蓋了吃雞的缺點,比如說即使買了遊戲也需要每個月繳納加速器的費用,又或者因為優化太差導致電腦帶不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