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 Pass新廣告翻車惹眾怒 搞不懂完全想要表達什麽

2025-11-05

Xbox最近在做一些市場推廣(微軟的遊戲部門經常被詬病行銷力度不足,尤其是在新遊戲發布前後),結果卻發布了一則糟糕透頂的廣告來推廣Xbox Game Pass。起初我(外媒Eurogamer)覺得還行,雖然有點怪,但也能接受。廣告主要對比了過去從商店租遊戲和如今通過Game Pass暢玩遊戲的體驗。

Game Pass新廣告翻車惹眾怒 搞不懂完全想要表達什麽

但我越看越覺得現實開始崩塌,廣告在我眼前播放,仿佛懸浮在漆黑房間的中央,我的大腦完全無法理解它的意義。廣告中的各種概念以一種看似合理的方式串聯起來,讓我誤以為一切正常,但隨著它一遍又一遍地播放,卻像埃舍爾的畫作一樣令人費解。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這條新的Xbox Game Pass廣告究竟想表達什麽?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悲傷的男人出現在一間昏暗的房間裡,周圍堆滿了一箱箱Xbox360實體遊戲。他看起來又熱又累,也許還很餓。你可能會以為他渴望食物和水,但不是……鏡頭切到房間牆壁的一個投遞口,有人正通過那個小開口塞進一張Xbox360遊戲。那是《戰爭機器》。原來這名男子是在一個“遊戲租賃店的退回投遞箱裡”。他抓起那盒遊戲,像是在荒野中困了數日突然見到一塊奶酪三明治。他瘋狂地搖它、親它。螢幕出現字幕“那是過去(THAT WAS THEN)”,隨即切回現代,一個光鮮亮麗的家庭遊戲環境

我不反對荒誕,我甚至很喜歡荒誕。但這真的一點邏輯都沒有,對吧?

如果這個男人渴望新遊戲,為什麽投遞箱裡堆著那麽多?那裡明明已經有一大堆遊戲了,可他表現得像好幾個星期沒見過遊戲一樣。我以前在租賃店工作,我們每班都會清空退回箱好幾次。按照這個邏輯,在兩次清空之間,這人每天應該能看到上百份退回的遊戲。他到底有什麽問題?一天一百款還不夠嗎?

但這還不是我對這廣告最無法忍受的地方——在我第一次觀看時我甚至還放它一馬了。越看就越發現它根本在邏輯層面上不成立。廣告中“過去”的那個人根本不是消費者。他是店員(或一個躲在退回箱裡的奇怪人)。那麽當畫面切到現代,就到底在比較什麽?過去這人覺得沒有足夠的遊戲被退回給他,而現在他可以通過GamePass玩好多遊戲?這根本不是對比——只是兩個“跟遊戲有關的場景”被硬湊在一起。

有人可能會說Game Pass有點像“租賃服務”,這大概也是廣告想要表達的。但只要認真想五秒鐘,這對比就完全崩了。過去你基本可以租到所有新遊戲,當然有時候會被借走,但你可以試。我們店當時允許一次租三張,借五天(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是二十多年前,我那時大部分時間都在反覆看《玩命關頭2》並盯著倉柯瑞的N-Gage發呆)。這體驗挺好的。而Game Pass雖然也提供很多遊戲,但你無法選擇所有新作,也不能以一口價“借”幾天就還。對比根本不成立。

而且,去租賃店本身就是體驗的一部分,和朋友一起逛貨架,然後挑一款周末要玩的遊戲,順便買點零食。這是整個娛樂流程的一環。我喜歡這種感覺,我敢說Xbox的玩家裡有很大一部分也喜歡。廣告不是在冒犯懷舊感,而是完全沒理解這種懷舊感是積極的、溫暖的、可被利用的東西。

接下來廣告說:“現在,新遊戲會不斷加入。”那個曾經困在退回箱裡的人如今似乎在昏暗的客廳裡通過Game Pass找到了人生意義。但這生活看起來比那個明亮、充滿可能性的租賃店更壓抑——而且我們還要假裝“一天一百款不夠用”是合理的設定。

廣告最後打出“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遊戲方式(This is how we play now)”。其中“how”和“now”被奇怪地強調,讓它看起來像一個10歲小孩模仿詩歌朗誦節目寫的beat詩。

YouTube文案寫著:“不必再守著退回箱。通過Xbox Game Pass,新遊戲不斷加入。想玩什麽就玩什麽。”我再說一次:這完全說不通。邏輯不自洽。而我本人其實是認可Xbox在市場中的位置,也認可Game Pass的價值的。

我知道這只是一條廣告,但它反映出微軟如今對玩家生態的理解是混亂且迷失的。玩家們對Blockbuster時代的懷舊比以往更強烈。Game Pass比開車去店裡租碟方便多了,這我承認。但廣告完全可以用更溫暖、更貼近情感的方式來表達:Game Pass是現代的“租賃店”——而不是這樣。

這則廣告(以及如果你心情差一點,你甚至可以把評價擴展到整個Xbox品牌)就像一本兒童翻頁書:把獾的頭放到貓的身體上,再給它一雙跑鞋和一頂海盜帽。亂七八糟,沒有清晰的身份。

我得走了。我真的不清楚這廣告到底在幹嘛。

獲得更多的電玩狂人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