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2025-11-03

在機核工作久了,我時常都有一種“身份錯位”的感覺。

顯性的方面,我們是一家遊戲文化內容公司,通過電台、視頻和文章與用戶交流,分享對遊戲的愛與見解,這是我們的“媒體屬性”;而在另一個方面,我又總能在辦公室的各個角落、在“核聚變”的現場,見證一些完全“超越”媒體範疇的事情發生:

開發者與玩家因為一個DEMO 激動暢聊、吉考斯的衣帽間正在打樣印著各式IP 的衣服;以及,在冠以“BOOOM暴造”之名的開發者活動(BOOOM Jam)裡,無數個或粗糙或驚豔的創意雛形,在短短三周內被“創造”出來。

機核到底是什麽?這個曾經有些不確定的議題,現在慢慢有了更清晰的面貌:它是Gamer的聚集地,也是給優秀創作者提供各類舞台的場所——不論是社區、核聚變還是暴造BOOOM。

上周末(10月18-19日),在朝陽區東進國際B1,我們舉辦了一場小型的“暴造市集路演活動”,這是一個玩家與開發者可以真正面對面交流的場域。我們也正是宣布了:BOOOM暴造,正式從一個“開發者社區”,升級成為“遊戲孵化器”。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在場的開發者和我的第一反應或許是相似的:一家以內容和社區見長的公司,為什麽要去“下場”做“孵化器”這麽“重”的實業?“孵化器”這個詞,在遊戲行業並不少見,但它往往與資本、與產業園、與明確的商業回報強綁定。而機核,這家靠“熱愛”與“分享”起家的公司,去做孵化器,我們要做成什麽樣?我們又能做成什麽樣?

更何況,我們選擇的地點是北京。現實地講,每當聊起中國的遊戲產業版圖,重心似乎總在向南移動。滬廣深杭乃至成都,都已經憑借著成熟的產業鏈和集群效應,吸引了大量的資本與人才。而北京,作為中國的文化中心和互聯網高地,遊戲產業的“氛圍”似乎總差一口氣,而且,我們也不止一次聽說過北方的優秀團隊“南下尋覓機會”的故事。

這構成了描摹這次升級的線條當中的一個重要筆畫:對北京乃至整個北方,似乎始終缺少一個真正意義上成體系、全鏈路的“遊戲孵化器”,而這張圖版本身,也並不是一次心血來潮的業務拓展,而是我們基於十餘年積累,對行業痛點的一次正面回應。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得益於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以及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機核在這個節點,將正式展開自己的這一份“宏圖”:我們將帶著千萬級別的種子基金、帶著3000平米實體辦公空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的工作。

01 一塊亟待填補的“拚圖”

在聊BOOOM 孵化器“是什麽”之前,我們確實得先看看當下的遊戲開發者,尤其是早期開發者,他們“缺什麽”。

在現場,BOOOM暴造業務負責人、也是本次演講者的二七展示了一張Steam 平台國區用戶量的增長圖。從2015 年的“《Dota2》啟動器”,到2017 年《PUBG》帶來的爆發式下沉,再到如今各類3A 大作與精品獨立遊戲共同培養起來的付費習慣。數據已經有些“保守”了——如今,中文已然超越英文,成為Steam第一語言,市場的成熟是顯而易見的。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大背景是,玩家的審美在提高,付費意願在增強,他們渴望“優質內容”。這種渴望催生了多樣化的供給。我們看到了《太吾繪卷》、《風來之國》這樣的精品獨立團隊跑了出來;也看到了傳統的手遊大廠,開始紛紛調轉船頭,成立工作室,轉向製作“內容向遊戲”。

市場在變好,生態在變豐富。但在這片繁榮之下,一個結構性的問題依舊存在。

比如,現在市場上的絕大多數資源,都集中在“融資”、“發行”和“銷售”這幾個環節——這本身不難理解,這些環節離“錢”最近,回報最快,也最容易被量化。但是,遊戲開發最開始的那幾步呢?比如,如何與更多開發者交流?如何組建一個靠譜的團隊?遊戲有了第一個DEMO 後,去哪裡獲得第一批核心玩家的真實反饋?

最近10年,機核近20場“核聚變”、上千款全新獨立產品,都在嘗試給這些問題找到答案:無論遊戲熱度和名氣,核聚變上的玩家總會給予無條件支持,積極遊玩並反饋,這也讓這場聚會,成為了不少開發者必去的場所,成為了“服務”的典型案例。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畢竟,這些發生在“最早期”的需求,是整個鏈條的基石。但或許,光有這類定時舉辦的展會仍然不能滿足需求——畢竟,“服務”這個階段,投入時長較長,見效較慢,獲得的回報不穩定且很難看到。這是一個“苦活”,也是一個“慢活”。

當一個開發者有了絕妙的創意,他可能找不到程序;當一個兩人團隊做出了原型,他們可能因為缺乏玩家的早期驗證而走錯了方向;當他們終於打磨出一個不錯的版本,卻又可能倒在了尋找第一筆啟動資金或申請版號的門檻前。開發者需要的,是一個“全鏈路”的幫助。

而BOOOM 暴造孵化器要做的,就是填補這塊缺失的“拚圖”——一個專注於“早期團隊”和“全鏈路服務”的孵化器。

它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工位或一筆錢,而是要建立一個機制,打通從“幫助開發者找到彼此”,到“幫助遊戲獲得玩家反饋”,再到“解決第一波開發資金與合規問題”,最後“對接完整的發行上線”的整個閉環。

而這些支持,在當下的北京遊戲行業也相當稀缺,它需要做到天時地利人和,也需要政策、流程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所以這次,機核能夠聯合到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以及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的支持,更加顯得難能可貴。

02 機核的“內容”與“連接”

儘管熟悉機核的朋友已然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或許一些朋友會有疑問:為什麽機核能做這件事?

在做這個業務初期,我們也深入調查過一些比較純粹的開發者組織,它們是整個生態裡的珍貴部分,但確實時常顯現出不太高效的缺點。我們逐漸知道,做開發者社區,既要有能力聚集開發者,又要能夠有機制不斷激勵開發者的創作,更要有能力將項目推向商業化,有夢想,也要有麵包。

這些思考,構成了BOOOM 暴造孵化器的底氣,在經過進一步總結後,我們會把它歸納為機核生態中四個關鍵的、且已穩定運行多年的“零件”:

首先,是深度內容平台與優質社區。這是機核的“基本盤”。十餘年的積累,讓機核社區沉澱了中國最核心、最挑剔,也最熱情的一批玩家。更重要的是,這個社區裡潛藏著大量的“準開發者”和“現役開發者”。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他們在這裡討論遊戲設計,分享開發經驗,他們是BOOOM 的天然閱聽人。孵化器不需要“從0到1”去尋找用戶,我們只需要“激活”這片土壤。

其次,是BOOOM Jam 這個“試煉場”。自2019 年以來的BOOOM Jam 活動(以及後來的BOOOMLab),是機核在“服務開發者”上最早的探索。它提供了一個命題、一個時限、一個社區,讓無數“點子”得以被看見。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個“組隊”的平台。無數開發者通過BOOOM 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戰友,完成了從0 到1 的突破。這是孵化器的“創意來源”和“人才庫”。

再者,是“核聚變”遊戲展這個最大規模的“玩家驗證”渠道。一個遊戲DEMO 最需要的是什麽?是反饋。開發者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作品完成後無人問津。而機核擁有國內覆蓋面最廣、玩家參與度最高的線下遊戲展會——核聚變。每年,BOOOM 專區都會成為核聚變上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在這裡,開發者的作品將直面成千上萬名核心玩家的“檢閱”。這種大規模、高強度的線下試玩和即時反饋,是任何線上測試都無法比擬的。它能幫開發者在早期就快速驗證玩法、規避風險。這是孵化器的“質檢系統”。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最後,還有機核發行與吉考斯的商業“出口”。當遊戲開發完成,它需要走向市場。機核自身的發行團隊,以及作為機核“第一方”的吉考斯,早已在商業轉化的道路上探索多年。去年上線的機核發行的首款商業遊戲——橫版解謎遊戲CATO,就已經完成了從孵化、到商業化售賣、到周邊售賣的全鏈條聯動。

總結一下,內容社區(人)+ BOOOM Jam(創意)+ 核聚變(驗證)+ 發行/吉考斯(商業),這四個“零件”組合在一起,讓機核去做孵化器,從一個“跨界”的冒險,變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實事。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一定意義上,我們不是要闖入一個新領域,我們只是要把自己已經擁有的能力,進行一次“系統封裝”,然後更體系化地交付給開發者。

03 從“交流”到“拎包入住”

基礎結構跑通了,距離真正運行起來已經並不遙遠,但“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必須知道,BOOOM 孵化器具體要“怎麽做”、“如何實踐”,才能真正解決開發者的那些“早期痛點”。

用最機核的簡單直白的方式說,就是:“我們給錢,我們依托園區作為版權出版基地進行更便捷的版號合規服務,我們給地兒辦公、住房、展出、以及各階段玩家的測試活動。”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近乎“包辦”式的承諾。它把一個在北京的遊戲開發者,從創意萌發到產品上線的幾乎所有“雜事”,都攬了下來。這讓我想到了房地產行業的一個詞:“拎包入住”。

不論你在哪,有了一個做遊戲的好點子,也組建了一個小小的團隊。你不再需要焦慮地去計算海澱的工位租金,不再需要為了版號的繁瑣流程而焦頭爛額,也不再需要擔心DEMO 做出來後無人問津。你只需要“拎著你的創意和團隊”來找BOOOM。

拆解這個“拎包入住”的服務包,它包含了幾個極其“實在”的部分:

一是“給資金”(前期保障)。孵化器將為入駐的早期團隊提供第一波開發資金。這筆錢的目的很單純——保證團隊能夠“活下去”,能夠順利地產出第一個可玩的版本,而不用在早期就過分擔憂生計,或被“熱錢”綁架。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二是“給地方”(辦公與住房)。這是“北京”這個地理位置上,最實在的痛點——暴造BOOOM孵化器,是一個線下孵化器,它是一個實體的孵化空間。這不僅是提供工位,解決高昂的租金成本,它更是在創造一個“物理場域”——讓開發者們可以在一起交流、碰撞,重塑北京的開發者線下社區氛圍。並且,包括租房的補貼也在支持計劃的範圍內,竭盡所能讓開發者拿到的錢都用於開發本身。

三是“給流程”(提高合規化效率)。這可能是對國內開發者而言,價值最高的服務之一。BOOOM 將利用機核的資源,幫助入駐團隊更高效地進入到解決“版號”等遊戲上線最關鍵的“合規問題”的流程當中。把開發者從繁雜的行政流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專注於“創造”本身。

四是“給展出”(玩家驗證)。入駐團隊的遊戲,將獲得在“核聚變”等線上線下活動中展出和測試的機會。如前所述,這是機核最核心的資源之一。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最後,是“一體式服務”(全周期護航)。除了上述“硬通貨”,BOOOM 孵化器還將提供全周期的“軟服務”。

比如“遊戲路演工作坊”。BOOOM 會邀請已經成功孵化的團隊、發行商、投資人、乃至像機核老朋友重輕、雷電這樣的嘉賓,來手把手地教開發者《如何介紹你的遊戲》、《如何選擇發行商》、《如何面對投資人》。這不再是“保姆式”的服務,而是在“武裝”開發者。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BOOOM不僅要幫你把遊戲“做出來”,還要教會你如何“賣出去”,如何在這個行業裡更長久地“走下去”。

從線上的組隊工具、開發者社區、遊戲庫,到線下的BOOOM Jam、核聚變;從“大師課”的知識賦能,到“工作坊”的商業演練;從提供工位、資金,到包辦版號、發行……BOOOM 暴造孵化器,正在試圖構建的,是一個“能讓開發者安心創作的環境”。

04 結語

從“聊遊戲”的內容媒體,到“玩遊戲”的社區和展會,再到“做遊戲”的BOOOM 暴造,機核的這條路走得似乎無比自然。

機核的成長,始終伴隨著中國核心玩家群體的成長。而當這批玩家中的一部分人,不再滿足於“玩”和“聊”,開始拿起工具,試圖“創造”自己的遊戲時,機核自然而然地選擇“再往前站一步”。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所以,BOOOM 從Jam 升級為社區,再到今天的“孵化器”,也不是機核的“轉型”,而是可以視作“回饋”社區方式的一次進化。

我們當然知道,“孵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耐心,需要持續的投入,甚至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看不到“回報”。但在這樣一個節點上,在北京市朝陽區委宣傳部以及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機核願意用自己十年的積累,去為這個行業“補上”那塊最難、但又最重要的早期拚圖。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暴造BOOOM 孵化器的正式啟動,是機核在北京這片土地上的一次重要嘗試。我們希望搭建的這個“拎包入住”的家,能讓那些四散的、或正準備南下的創意和夢想,有一個可以安心扎根的地方。

我們當然想和大家一起,見證更多的故事,從這裡開始。

在北方做遊戲,尋找“拎包入住”的可能性

如果你有早期遊戲項目正在尋求幫助與扶持,

歡迎聯繫我們BOOOM暴造遊戲孵化器,

請將團隊與項目介紹發送至:[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電玩狂人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