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兩款VR原型機揭秘:超寫實畫質與超大視場角引領虛擬現實未來

2025-08-10

在尖端科技領域,我們鮮少能窺見巨頭企業幕後的研發歷程。但偶爾曝光的細節會讓我們意識到:當下的設備和電子產品其實還有巨大的提升潛力。Meta的VR部門近期展示了兩款這樣的原型產品,代號分別為“Tiramisu”(Tiramisu)和“Boba 3”(Boba 3)。如果它們代表了虛擬現實遊戲的未來,那你可得準備好被震撼到——不過遺憾的是,你的錢包可能也要做好準備了。

坦白說,Meta現實實驗室(Reality Labs Research)一篇題為《未來之窗》的部落格文章有點特別。文章讀起來就像科技記者受邀探訪研發中心、深挖最新進展的報導,但實際上作者是Meta的內部員工。不過拋開這點不談,文章的核心內容確實乾貨滿滿。

Meta兩款VR原型機揭秘:超寫實畫質與超大視場角引領虛擬現實未來

首先登場的是“Tiramisu”:一款實驗性的“超寫實VR”頭顯。你可能覺得這樣的描述只是行銷噱頭,但參數卻講述了完全不同的故事。它採用微OLED顯示面板和“特製折射式視覺光學系統”,對比度達到Meta Quest 3的三倍。

其亮度據稱高達1400尼特——是Quest 3的14倍,聽起來簡直能把視網膜灼穿。但真正令人驚歎的是平均像素密度。VR頭顯的像素密度通常以“每度像素數”衡量,Quest 3平均約為26,而“Tiramisu”達到了近乎不可思議的90。

這相當於微OLED面板的水準分辨率超過7000像素,對任何GPU來說都是驚人的像素處理量。現實實驗室表示,“多虧了NVIDIA的DLSS 3技術”,才能實現實時性能。我敢打賭,若有補充說明,肯定還會加上“且需至少配備一塊RTX 5090顯卡”。

當然,並沒有這樣的補充說明,但顯然Meta常用於VR頭顯的高通處理器完全無法應對這種分辨率。“Tiramisu”作為原型設備,很可能只能在最頂級的台式機上運行。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視場角(FOV):僅為33×33度。現實實驗室承認這“相當有限”(這簡直是本世紀最保守的說法),但它已是最接近通過“視覺圖靈測試”的設備。所謂視覺圖靈測試,即讓虛擬現實與真實現實難以區分,這需要超高的像素、亮度和對比度。

這還需要視場角接近人類視覺水準——約200度左右,而“Tiramisu”還差得很遠。好在Meta還在研發另一款更接近這一目標的原型機。

已迭代到第三代的“Boba”VR頭顯,水準視場角達180度,垂直視場角120度(Quest 3分別為110度和96度)。它比“Tiramisu”更輕薄美觀,重量僅690克,像素規格也毫不含糊——每隻眼睛配備4K×4K面板。

如果你因此超級期待入手這款終極VR頭顯,恐怕得先按捺住(虛擬的)激動之情:“我們恨不得立刻把它推向世界,但它並不適合所有人,”現實實驗室姊妹團隊“顯示系統研究”的光學科學家趙陽(Yang Zhao)表示,“它很難達到大眾市場的價格點,而且需要頂級GPU和PC系統支持。”

但如果“Tiramisu”和“Boba 3”真能代表VR遊戲的未來,那我已經等不及戴上Quest 9000,永久告別現實世界了。只希望到時候我的遊戲PC能扛住這份挑戰。Meta的這兩款VR原型機將在今年的Siggraph大會上展出,如果你要去參會,一定要親眼看看它們的實際表現。

獲得更多的電玩狂人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