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FO》弱點部位及部位破壞機制說明
《GTFO》中的弱點部位和部位破壞是遊戲裡非常獨特的機制,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這兩個機制的內容具體是什麽,其實弱點部位和部位破壞的機制內容有很多,怪物身上的弱點比較明顯的就是背部、頭部、後腦杓,更多如下。
弱點部位及部位破壞機制說明
並非所有怪物都具備弱點。
包括官方wiki在內的很多指南喜歡使用“背部、頭部、後腦杓”的三段弱點說法,然而這並不準確,見上一節。儘管絕大多數時候三段弱點和上一節提到的傷害計算式並不衝突,但對於大型怪物,由於部位破壞的存在,我們需要最大化打出弱點傷害。
首先解釋部位破壞。想必很多人已經經歷過“明明怪頭都沒了卻還在亂跑”的情況。頭作為一個部位是可破壞的,但顯然爆頭並不能保證擊殺。以舊版的大壯(big striker)來舉例的話,其具有240血量。從後方滿蓄力(舊版)錘子攻擊沉睡大壯的後腦杓,造成的傷害是
40 x 1.5 x 2 = 120 < 240
並不足以擊殺,因此這一錘下去很有可能大壯的頭爆了,卻依然活蹦亂跳。但是顯然(實際上是R4開始才修複的)頭只能爆一次。部位破壞之後你再也不能獲得攻擊頭部的弱點乘子(1.5倍),只能轉而攻擊其他非弱點部位,因此滿蓄力造成的最大傷害變為
40 x 2 = 80
因此需要至少三錘(背刺)滿蓄力才能擊殺大壯。如果我們第一錘從正面攻擊其肚子,那麽造成
40 x 1 x 1 = 40
傷害,剩餘的200血量則需要數錘才能解決。因此,想要盡量加速擊殺,(根據正確的弱點概念)潛行狀態下第一擊打出最大傷害是很有必要的。
同時,部位破壞會造成巨大硬直。想要封印大壯出手,第一錘爆頭之後,轉而攻擊其四肢和肚子(這些都是可破壞部位)能保證最大的存活率。
相關攻略:傷害計算公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