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風雲5》相關歷史知識小百科 荷蘭戰役-鹿特丹之殤
繼《戰地風雲1》做了一戰內容後,《戰地風雲5》自然而然的將戰場轉移到了二戰時期,對於二戰時的各個戰場有哪些能做的呐?其中又有著哪些歷史知識呐?今天小編就帶來由“零點十三”整理分享的荷蘭戰役-鹿特丹之殤相關知識科普,一起來看看吧。
歐州局勢在1930年代後期開始變得緊張。德國在1936年重返萊茵蘭、1938年並吞了奧地利和蘇台德區。1939年初,德國佔領了捷克斯洛伐克;而意大利則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德國入侵這些國家的行為提醒荷蘭政府德國接下來可能進行入侵。但荷蘭只在4月進行局部動員。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佔領波蘭後,西歐戰場開始靜坐戰。英國和法國開始為進行長期戰爭準備。
荷蘭政府希望能像25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保持中立,但為了避免入侵;荷蘭政府在波蘭被入侵的第二天就下達了戰爭動員令,此後一直保持防禦作戰準備狀態。政府撥出900萬盾用作國防用途,但是當時從國外獲得軍工設備是困難的,例如德國便故意把荷蘭訂購的工業設備扣押。希特勒在德國當權後,荷蘭雖然有更新軍事裝備,但速度遠比法國和比利時慢;軍費在1936年才開始緩慢增加。荷蘭政府不希望失去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因此不想破壞與德國的外交關係。為此,政府當局阻止人民批評納粹德國的政策,荷蘭首相也相信德國不會入侵荷蘭。
而早在1939年10月,德國就開始策劃對西歐的進攻,希特勒為此下達了第6號指令,陸軍總司令部擬製了行動計劃,行動代號為"黃色方案"。這個作戰計劃實際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施裡芬計劃"的翻版, 即通過比利時的中部向法國首都巴黎實施主要突擊。1940年1月10日,一名攜帶西線作戰計劃的德軍軍官因座機迷航在比利時迫降,使該計劃落入英、法手中。有鑒於此,德軍"A"集團軍群參謀長曼不群認為,如果再執行這一計劃,勢必難以達成戰略突然性。他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法國陣地的弱點位於馬奇諾防線的西北端,即馬奇諾工事與盟軍機動地段的接合點。因此,進攻部隊的大部分兵力應直奔這個方向。曼不群不顧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等高級將領的反對,建議改向阿登山區實施主要突擊。希特勒對此建議非常感興趣。1940年2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發布了一道指令,正式采納了曼不群的意見。經過修改後的作戰計劃,主要進攻方向將通過阿登山區,首先入侵低地三國,攻佔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然後用作進攻法國的基地和防止盟軍攻擊德國魯爾工業基地。再擊潰法國北部的英法軍隊,佔領法國的北部,爾後再從西、北兩個方向進攻巴黎;在馬奇諾防線正面,開始隻以佯攻牽製,待主力攻佔巴黎繞至該防線側倒楣,再進行前後夾擊,圍殲該線法軍主力。
低地三國位於法德邊界地區,是英法和德國雙方進攻的理想地點。英國首相丘吉爾在1940年1月2日的電台演說中表示希望荷蘭加入同盟國,以防止德國的攻擊。在徳國軍機逼降比利時,徳軍的攻擊低地三國的計劃泄露後,兩國仍拒絕了英國首相的建議。
1940年4月,在德國以步兵和空降兵入侵丹麥和挪威之後,荷蘭要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保持中立的可能性已經愈來愈低了,國家開始全面備戰。荷蘭邊境部隊進入最高警戒裝態。第五縱隊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活動的傳聞,令一些荷蘭民眾擔心也有德國特工協助入侵荷蘭。4月19日,荷蘭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但大部分民眾仍十分樂觀,相信自己的國家不會被入侵。荷蘭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的抑製政策能在這一次重演。4月10日,英法兩國再次要求荷蘭加入同盟國,也再次被荷蘭拒絕。
1940年5月10日德軍開始向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發動進攻。在進攻荷蘭時,再次使用了空降兵。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個戰役規模的空降作戰。
本文將著重介紹德軍空降獵兵們在鹿特丹的戰鬥,其他方面會一筆帶過。